“无妨,本监军此次前来,是来送朝廷的任命文书的,李守捉,接旨吧。”李凌云带着身后众人单膝跪地:“微臣接旨。”韦长益展开手中明黄圣旨,用略微尖细的声音念道:“大夏皇帝诏:营州柳县排头营武卒李凌云,率领麾下剿灭山匪、平定叛军,忠勇为国,其心可嘉,特下诏嘉赏,封李凌云为致果校尉,赐钱二百贯,帛十匹,领巫闾守捉城守捉使,统领城内一应事务。”“赵文武、伍素、那木封仁勇校尉,赐钱二十贯。其余武卒皆赐钱一贯。望尔等戒骄戒躁,履职尽责,保我大夏边疆稳固,护我大夏百姓安宁。钦此。”他宣读完旨后将诏书递到李凌云面前:“李守捉,接旨吧。”李凌云抱拳:“臣领旨谢恩,吾皇万岁。”三个月前,他剿灭山匪后又在马怀驿剿灭了一股叛军,当时安山给自己封了个从七品上的翊麾校尉。节度使有权给手下将士敕封官职,但是一般情况下还是会给朝廷发去请封书,象征性的征求一下意见。几十年前,朝廷还会仔细考察节度使递交的请封书上的人,实在不合适的还会适当的进行驳回。但是这几年,朝廷势微,完全没能力管控这些拥兵自重的边镇守将,有些人心情好了就给朝廷发张请封书,心情不好了,就直接自己任命手下官员,至于朝廷同不同意,完全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。李凌云知道安山向朝廷递交了请封书,上面除了自己的姓名和请封的官职,还有杨浩等许多参与战斗之人的名字。只是,安山当时给自己的官职是从七品上的翊麾校尉,圣旨上怎么变成了正七品上的致果校尉?不等他细想,就听韦长益意味深长道:“没想到李守捉在京城里有人呐,居然能让朝廷驳回安节帅的请封书,反而升任你为致果校尉。”李凌云心中一咯噔。奶奶的,这下安山怕是要将自己当成朝廷的人了。这真是,人在家中坐,祸从天上来啊。他现在在安山的地盘上,归安山统领,朝廷却越过自己的上级,直接将自己的官职向上提了两级。换成谁,心里都会不舒服,安山被朝廷驳了面子,肯定会更不舒服。以后怕是没法安心苟在大后方猥琐发育了。也不知道是谁这么“好心”,在那里火速提拔自己。他心中隐隐有所猜测,这事儿怕是和柳家宗族脱不了干系。也不知道这位大人物是真不知道这么做的后果还是在故意为之。他站起身朝韦长益说道:“监军误会了,我一届武夫,哪认识京城的大人物啊,监军舟车劳顿远道而来,还请进城歇息歇息。”韦长益摆摆手:“不着急,李守捉和将士们的赏赐还没发呢。”他身后的骑兵纷纷下马,从马背上的褡裢里取出布帛和一串串铜板,提着站在了韦长益身体两侧。韦长益指着左手边那排骑兵手上的东西说道:“李守捉,这些是皇上赏赐给你的。”李凌云忙上前接过铜钱,赵文武等人帮他接过了布帛。“微臣谢皇上厚爱,凌云定会认真守好守捉城,绝不让敌军踏入我大夏领土一步。”“李守捉大义。”韦长益呵呵一笑,指了指右边那排士兵手上的铜板:“这些是皇上赏赐给将士们的,李守捉帮着一起领了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