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的经典文学>玄幻>雪意山河青冥剑歌 > 第3章:线索初现
    在剑冢深处,月光犹如银霜般倾洒在斑驳的碑文之上,青苔在冷冽的月光映照下更显幽邃深邃。薛远舟手持断剑,轻轻挑开第三具尸体紧握的手指,半截玉簪在北斗七星阵的映照下泛着幽幽的蓝光。玉簪头部的“沧浪七杀”阵纹,与他腰间玉佩上的裂纹惊人地吻合,断口处还残留着暗红色的痕迹,散发出不祥的气息。

    “血醅酒。”沈梦秋的声音低沉而冷静,她手中的银针悬停在尸身的天突穴三寸之外,仿佛随时准备刺入,“与洛水客栈那坛断肠红同源。”

    薛远舟的剑尖微微颤抖,剑身上附着的青冥结晶纷纷脱落。月光照在剑上,碎光在血中拼出了‘剑气噬主非天灾’。他心头猛的一缩,手不自觉摸向肩上的老伤,那伤痕的线条和尸体剑伤一样。

    “小心”沈梦秋喊,扔出三枚针,刺中薛远舟的曲垣穴。薛远舟觉得膻中穴像被电到,一股冷流冲到头顶。与此同时,七具尸体旁的土壤微微翻动,枯树枝头的剑穗随风摇曳,金线编织的“天罗织”与沈梦秋耳坠上的图案巧妙吻合,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机关锁。

    “师父说过……”薛远舟剑指北斗天枢位,剑气激荡之下,玉簪的暗格猛然弹开,“青冥剑气需辅以《洗髓经》逆冲之法。”

    然而,残碑上的“禁”字突然渗出血珠,缺失的笔画在月影中缓缓拼出了一个草书“沈”字。沈梦秋疾退三步,腕间的银链碰撞出清脆的宫商双调:“不对!这剑气走势分明是……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,东南角的枯树轰然倒塌,悬挂的剑穗直指西北医庐方向。穗结上的纹路竟与二十年前沧浪剑宗灭门案的案卷火漆完全吻合。薛远舟的剑气横扫而过,伴随着青冥结晶裂开的清脆声响,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起了栖息的夜枭,其振翅声与灰隼发出的暗号音调相差半音,仿佛在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即将逼近。

    “你看这。”沈梦秋猛然间扯开了尸身的衣襟,露出了其心口处的剑纹。令人惊奇的是,那剑纹竟与薛远舟旧伤处的纹路同步闪烁着,仿佛在诉说着‘剑气瘟毒已深入膏肓,其发作之时比西域尸毒更为精准,更会选择时机。’

    薛远舟剑尖抵住玉簪阵眼,沧浪九叠劲震出三重波纹。血醅酒的残渣遇劲风化雾,在空中缓缓凝成了半阙《青冥剑典》。就在这时,他耳后风池穴突然刺痛,转头只见沈梦秋的银针正引着血雾刺向枯树的年轮。

    “甲午年大旱。”沈梦秋的声音低沉而坚定,针尖点在年轮第七道裂痕上,“沧浪剑宗就是在那一年……”

    话未说完,尸体关节突然爆出琵琶乱音,七具尸身竟如提线木偶般直挺挺地坐了起来。沈梦秋腕间的银链寸寸绷断,耳坠纹路与剑穗金线在空中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。薛远舟挥动剑气横扫北斗阵位,却意外发现尸体移动的轨迹竟与《黄帝内经》中的子午流注图暗合。

    “坎离易位!”沈梦秋突然咬破舌尖,血珠弹在残碑“禁”字的缺口上,“用九叠劲第五重的‘逆水寒’!”

    薛远舟剑招骤变,霜刃劈开玉簪阵纹的瞬间,师父临终前的镜像突然浮现在眼前。记忆中那句“剑气冲霄汉”的口型此刻竟完全相反,残碑上的血珠顺着“沈”字草书渗入地缝,在赤铜色土壤中绘出半幅海外舆图。

    “当啷”一声,剑穗金线终于与耳坠纹路咬合。机关锁钥成形的刹那,枯树年轮突然剥落,露出内藏的半卷《沧浪医典》。沈梦秋瞳孔骤缩,书中批注的笔迹竟与她药方背面的火漆残印同源。

    “你早知道剑宗覆灭与青冥剑气有关?”薛远舟剑气抵住沈梦秋咽喉,旧伤处的青冥纹路已蔓延至颈侧。

    沈梦秋突然笑了,手中的银针带着书页飞转。她说:‘三年前救你时,发现你心中有剑气。当时它无声无息,像冬眠蛇一样。现在,它好像感到了同类,开始动了。’

    西北方突然传来灰隼的急啼声,七声间隔与尸体坐起的节奏完全同步。薛远舟剑尖微颤,挑开医典中夹着的血书。泛黄绢帛上“陆九渊”的落款突然渗出血珠,与玉簪残渣混成朱砂般的印记。

    “师父的字迹……”薛远舟剑气一震,绢帛寸裂,“但这血书是十日前所写!”

    沈梦秋的银针突然穿透血珠,在月光下映出海外岛屿的轮廓:“青冥剑气从来不是沧浪独有。二十年前东海论剑,七大门派都曾……”